English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

2000-08-2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党是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使之不断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来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在现阶段,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党的先进性始终立足于党所代表的先进的物质文明之上。

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保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提倡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绝不意味着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所在。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历史地位、历史作用,始终与党的“三个代表”紧密相联,我们党的事业、党的建设及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都紧系于这“三个代表”。立足于“三个代表”的基石之上,植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前进在邓小平理论旗帜之下,充分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三个代表”的新形式和新内容,同时也是迈向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

立足于“三个代表”的基石之上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三块基石。

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力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所经历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的相继出现,都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都是代表当时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阶级推动历史进步的结果。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31页)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忠实代表。党是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使之不断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来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在现阶段,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党的先进性始终立足于党所代表的先进的物质文明之上。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党自创建以来,就从根本上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促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既是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党所代表的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保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提倡发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绝不意味着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所在。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此,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必须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从而使党的先进性始终立足于所代表的先进精神文明之上。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党的一大到十五大通过的党章,都旗帜鲜明地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我们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植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党的历史雄辩地证明,立党之本的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中。近80年来,我们党无论经历多少艰难困苦,之所以战无不胜,就在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始终植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文化进步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创造了历史,创造了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因此,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始终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出现之前,人类社会的历史还没有哪个阶级和政党能把这“三个代表”始终地统一起来。只有当人类历史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52页)时,才最终奠定了无产阶级及其代表———共产党诞生的物质基础、政治文化基础和阶级基础。这就是共产党成立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及历史根源,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立党之本的基础所在。

中国共产党要植根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就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十分强调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指出,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邓小平同志也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257页)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和政府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明确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根本宗旨不能丢,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不能丢,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不能丢。中国共产党成立近80年来,党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在不同的历史条件或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方针有调整,党的政策有变化,但党的宗旨却始终没有变。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中国共产党正是立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之上,才能植根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才能万众一心,同心同德,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中国共产党要植根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就必须始终保持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都把密切联系群众提到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的高度来认识。能否与最广大人民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关系到党风的好坏、政权的存亡、民族的兴衰。黄炎培先生1945年到延安访问,曾问毛泽东怎样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个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的答复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加强人民的监督,政府就不敢松懈;密切同群众的联系,就能跳出这个周期率。(参见黄炎培《八十年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于我们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要当好“三个代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点,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植根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才能把党的事业真正转化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党才能永远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前进在邓小平

理论旗帜之下

理论的成熟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取得的最大收获,就是创立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对我们党近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对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对新世纪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坚持“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方针,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点又各有不同。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临着如何通过武装斗争夺取全国政权,如何通过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国家政权。因此,党的建设、党的中心工作都侧重于如何打碎一个旧世界,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临着十年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的极其严重的创伤,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战线长期受“左”的思想的严重束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难以充分体现。为此,党的工作重点必须尽快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党要坚持“三个代表”就必须在理论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解决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方针,明确了“三个代表”的实质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三个代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三块基石,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才能保持先锋队的性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三个代表”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三个要件,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才能保持组织的凝聚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高对各种复杂问题的政治鉴别力,不断增强对各种错误倾向和思潮进行斗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坚定性;“三个代表”是增强党的创造力的三个前提,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才能保持生命的活力,发挥开拓创新的精神,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不断增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新途径的能力。

“三个代表”用科学、严谨的语言,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立本的物质基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精神基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群众基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始终当好“三个代表”,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成为领导全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